会员登录
与孩子一起顺利度过第一反抗期
与孩子一起顺利度过第一反抗期
来源:未知作者:admin发布时间:2013-10-25 10:33浏览量: 次
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,有两个比较特殊的发育时期,表现为性情急躁,不听话,不愿让别人干涉他们的事,这两个阶段被称为“反抗期”。
第一个反抗期一般出现在2~5岁,主要表现在什么事都要按照自己的思路、自己去做,而不愿意别人来干涉他的自由。
一向温顺听话的孩子到了这个时期也会变得急躁、不听话、调皮。这个时期的孩子最爱说的话就是“不”。
第二个反抗期一般出现在12~15岁,这个阶段正值青春发育期,伴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,孩子的自我独立意识也变得格外强烈,渴望摆脱家长的管束,而同时他们在身心两方面都还非常不成熟,这就使他们与成人关系充满着激烈的冲突和矛盾,充满着逆反。
在“第一反抗期”这个阶段,你会遇到以下种种情况:拒绝父母的要求;和父母唱反调;不理睬父母;不要父母搂抱,不和父母亲热;不呆在父母身边,从父母身边跑开,等等。
“反抗”是孩子心理成长的表现
很多家长对此感到很困惑,以为孩子是在故意和自己对着干。实际上,“第一反抗期”是大多数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,在此阶段孩子出现一些逆反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现象,它是孩子自我发展的需要,孩子的否定行为表明孩子开始产生自主意识,试图了解周围的环境,建立自己的好恶观念,表达个人的需求。在现实生活中,经常表现为孩子对妈妈的话说“不”或“让我来做!”这正是他们希望通过自己对大人观点和指令的否定,来强调自己的存在,也是寻求大人对他们尊重的一条途径。他们也希望通过让他自己来做某些事情,向大人展示自己已具备的能力,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已经很强了。因此,有人认为,将心理“反抗期”说成“自立期”或“自强期”,也许更为恰当。
虽然孩子有“自我主张”可以说是孩子成长的表现,但如果家长处理不好,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。如果对孩子反复限制和干涉,可能使孩子变得唯命是从,成为一个没有主见、唯唯诺诺的人。反之,如果家长明明知道孩子的做法是错的,还一味迁就,这又无疑就是在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。因此,家长需要把握好管教的“度”,运用一定的智能和技巧,化解孩子的“反抗”,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反抗期。
对付“反抗期”孩子的技巧
1、了解孩子的心理,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,尽量尊重孩子的想法。
家长应该明确,孩子说“不”,或者和你唱反调的时候,他不是针对你,也不是针对这件事,他只是想表达他有权利否定一些事情。因此,爸爸妈妈们应该在要求孩子做事情的时候,学会尊重他们的想法,让孩子们能够畅通无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,让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、可以有想法的人。另外,也应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。
当孩子疲劳、饥饿或生病的时候,通常他们的情绪很低落,容易和父母对着干,这时父母应理解孩子,不妨多宽容他们一些。
2、巧妙使用迂回战术,避免给孩子正面教育的感觉。
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本能地反感被要求做这做那,喜欢自己“当家作主”的感觉。因此,家长希望孩子从事某种活动时,应该尽量回避直接向孩子提出要求,而是使用旁敲侧击的办法,引起孩子的兴趣,让他觉得是他自己想干的。如你看到孩子搭积木老搭那么几样儿,想教他搭个别的,最好不要对他说∶“你怎么就会这几样,我们来个别的好不好?”而是若无其事、兴致勃勃地跟他一起搭,他看到你搭得那么好,自然会学着模仿着搭的。你希望他练习写字、画画时,可以找出他以前的一些“作品”,假装惊奇地说:“这幅画怎么画得这么好!该不是你画的吧!”孩子可能就会马上得意地当场挥笔作画,证明给你看。
3、将计就计、反其道而行之。
既然孩子十有八九会说“不!”爸爸妈妈不妨将计就计,顺着孩子的心思,反着来要求孩子,说不定反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比如,今天下雨,想让宝宝穿上雨鞋,爸爸妈妈可以倒过来跟他说:“今天不要穿雨鞋哦!会把漂亮的雨鞋弄脏的!”爸爸妈妈的“反其道而行之”,使得孩子的“反抗”正好可以“负负得正”,最终能够达到爸爸妈妈的目的。
4、使用自然后果处罚法。
在一定的范围内,可以运用孩子行为后果本身,自然而然地惩罚他的行为,比如小孩非要去摸热水瓶,你与其反复警告他、吓唬他,不如把瓶塞打开,抓住他的手放在热气上,当他感到烫时,就再也不会要热水瓶了。
5、适当说“不”。
上述一些方法并不等于可以让孩子为所欲为。在某些情况下,适当地说“不”,体现你坚定的态度和意志,向他提供学习服从的机会,因为学会服从也是一种能力。比如孩子在超市里大吵大闹地要买这买那,不能因为周围人的目光就让他得逞。你可以把他带出来,用平静的语言告诉他:“因为你的表现很差,所以妈妈不能给你买。”当然在你做出行还是不行的决定之前,要充分考虑到他的心理承受能力。
上一篇:我和女儿做朋友
下一篇:学生怎样应对考试焦虑